眶骨骨膜炎是指覆盖于眶骨表面的一层纤维性结缔组织膜的炎性病变,根据发病部位不同眼眶骨膜炎可分为前后两种,前部眶骨膜炎较为多见,患侧皮肤红肿,可触到肥厚的骨缘并有压痛,同时眼球向病灶相对方向移位,诊断较为容易。而后部的眶骨膜炎,则由于病变深在,虽有眼球突出及压痛等症状,但诊断较困难,上述两种眶骨膜炎有时可互相波及。
眶骨骨膜炎是指覆盖于眶骨表面的一层纤维性结缔组织膜的炎性病变,根据发病部位不同眼眶骨膜炎可分为前后两种,前部眶骨膜炎较为多见,患侧皮肤红肿,可触到肥厚的骨缘并有压痛,同时眼球向病灶相对方向移位,诊断较为容易。而后部的眶骨膜炎,则由于病变深在,虽有眼球突出及压痛等症状,但诊断较困难,上述两种眶骨膜炎有时可互相波及。
病因:1.由全身传染病迁徙所致。
2.副鼻窦的感染:如额窦炎或前筛窦炎可引起前部眶骨膜炎;后筛窦炎或蝶窦炎可导致后部眶骨膜炎。
3.眼睑及泪囊部病变(结核、梅毒或真菌感染)的蔓延。
4.外伤性感染。
自觉有局限性疼痛尤以晚间更甚触之疼痛加剧全身伴有头痛与体温增高等现象
1.前部眶骨膜炎
(1)急性眶骨膜炎:多为副鼻窦感染所致。最初可见感染处皮肤红肿或结膜充血、水肿,继则于眶缘部发生局限性坚硬的肿块,有自发性疼痛及触痛,疼痛可延及眉部,夜间尤甚。严重者尚可伴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轻者数日后炎症即逐渐消退;病热严重者可致化脓,甚至引起 骨髓炎 ,形成死骨,脓肿破溃后常造成瘘管。
(2)慢性眶骨膜炎:多为结核、梅毒所致。
①结核性眶骨膜炎:多见于20岁以下的 结核病 患者,外伤常为诱因。其典型变化是所谓“无热脓肿”的形成。脓肿穿破或切开后,用探针可触至粗糙的骨外表面,坏死的骨片或碎屑可自创口排出。创口周围的皮肤组织向内翻卷,久不愈合;或虽愈合,但由于瘢痕组织与骨壁发生粘连,以致形成睑外翻及眼睑闭合不全。
②梅毒性眶骨膜炎:见于晚期梅毒,常发生在眶上缘处,眶骨膜逐渐变厚,很少形成脓肿,有时可致梅毒瘤。
2.后部眶骨膜炎
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及眼球后部的压痛,而眼外部常无明显发炎现象。病变愈向后发展对于视神经的威协愈大,特别是眶尖部骨膜炎,预后较前部眶骨骨膜炎严重,常可形成“眶上裂”或“眶尖”综合症。如果骨膜下脓肿向眶内穿破,则可引起眶蜂窝组织炎,甚至向颅腔蔓延引脑膜炎而危及生命。
自觉有局限性疼痛,尤以晚间更甚,触之疼痛加剧,全身伴有头痛与体温增高等现象。
体征:按其发生于眼眶的边缘或深部位置而分。
前部眶骨膜炎:眼睑及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多偏向对侧、运动受限,眼眶缘有明显压痛,炎症晚期可自行破损,脓液流出而自愈。或反复发作形成瘘管,严重者可合并形成瘢痕性睑外翻。
后部眶骨膜炎:眼球向前方突出,若病灶在眼眶尖部则呈现眶上裂或眶尖综合征,上睑下垂[方剂汇www.fane8.com],眼球固定不能移动,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甚至视力障碍,如向后蔓延到颅内可并发脑膜炎或脑水肿危及生命。
1、前部眶骨膜炎
(1)急性眶骨膜炎:多为副鼻窦感染所致。最初可见感染处皮肤红肿或结膜充血、水肿,继则于眶缘部发生局限性坚硬的肿块,有自发性疼痛及触痛,疼痛可延及眉部,夜间尤甚。严重者尚可伴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轻者数日后炎症即逐渐消退;病情严重者可致化脓,甚至引起骨髓炎,形成死骨,脓肿破溃后常造成瘘管。
(2)慢性眶骨膜炎:多为结核、梅毒所致。
2、后部眶骨膜炎
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及眼球后部的压痛,而眼外部常无明显发炎现象。病变愈向后发展对于视神经的威胁愈大,特别是眶尖部骨膜炎,预后较前部眶骨骨膜炎严重,常可形成“眶上裂”或“眶尖”综合征。如果骨膜下脓肿向眶内穿破,则可引起眶蜂窝组织炎,甚至向颅腔蔓延引脑膜炎而危及生命。
主要是病因治疗,全身给予定量的广谱抗生素,必要时可应用皮质类固醇。局部配合理疗或热敷,化脓者可行切开排脓术,深部积液要放置引流条,如已形成瘘管且经久不愈,可能有死骨残留,应在急性炎症控制后手术取出。
1.注意面部卫生纠正挖鼻孔拔鼻毛等不良习惯。
2.当鼻唇颊部发生疖肿时应及时治疗切忌挤压或滥行手术。
眼眶的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不仅危害视力,有时尚可造成对生命的威协。炎症的血管性反应一方面引起眼球突出,重者可以发生暴露性角膜炎;另一方面造成眶内压力的增加,可压迫视神经以致发生萎缩。此外,大量炎症毒性产物的被吸收,可引起全身中毒;炎症可蔓延到颅内引起脑膜炎,脑脓肿或海绵窦血栓形成等;也可扩散到全身发生败血症。因此对于眶部炎症应及时作出正确诊断,早期彻底给予治疗。
1.全身疗法:应针对病因加以处理,由全身传染病或病灶感染所致者,应给予磺胺剂或抗生素,必要时应用激素,同时清除可能存在的原发病灶。结核性者须用抗痨药物;梅毒性者则行驱梅疗法。
2.局部疗法:炎症期可热敷;已化脓者可切开引流;结核性者切开后需刮除腐骨及坏死组织,并注入链霉素。
3.中 医疗 法:根据辨证施治原则进行处理。热毒盛者应清热解毒,方用五叶清毒饮合黄连解毒汤;证实虚寒者宜补虚散寒,方用阳和汤;阴虚内热者宜滋热清热,方用清骨散;气血双亏者宜补气养血,方用八珍汤。
碧桃叶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痒。适用于暑麻疹。碧桃叶酒组方:鲜嫩桃叶500克,鲜鱼腥草60克,胆矾0.6克,薄荷水3克,冰片3克,白酒适量
赤石脂天仙酒功能主治:解毒,消疮。适用于痤疮。赤石脂天仙酒组方:赤石脂10克,密陀僧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天仙子10克,白果10克,冰片3克,75%酒精300毫升
牛皮癣擦酒功能主治:解毒止痒。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擦酒组方:斑蝥10只,红娘子10只,生大黄45克,75%酒精500克
补骨脂酒功能主治:祛风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汗斑。补骨脂酒组方:补骨脂150克,75%酒精500毫升
乌蛇蒺藜酒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适用于白癜风、紫癜,以及肢体麻木等。乌蛇蒺藜酒组方:乌梢蛇90克,白蒺藜3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天麻45克,五加皮15克,羌活45克,牛膝30克,枳壳45克,熟地黄60克,白酒10斤
故纸猴姜酒功能主治:通络,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故纸猴姜酒组方:破故纸(补骨脂)60克,猴姜〔骨碎补〕60克,75%酒精500克
牛蒡陆英根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痛。适用于刺风、面游风。牛蒡陆英根酒组方:牛蒡子根120克,陆英根120克,米酒5斤
侧柏生姜酒功能主治:生发。用于斑秃。侧柏生姜酒组方:侧柏叶35克,当归15克,生姜12克,何首乌15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补骨脂15克,鸡血藤30克,白酒800克
双花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与脱发、斑秃。双花酒组方:洋金花30克,红花15克,骨碎补15克,白酒300克
斑蝥秦椒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于斑秃、脱发。斑蝥秦椒酒组方:斑蝥4只,秦椒15克,补骨脂15克,白酒300克(或75%酒精)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