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M)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常患者的还原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细胞色素b5还原酶(b5R)缺陷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编码b5R的基因全长约31kb,有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定位于22号常染色体长臂。目前国内外在患者中已发现40多种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

概述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

由b5R缺陷导致的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临床上分为两型。

1.Ⅰ型(红细胞型)  很少见,酶缺陷仅限于红细胞内,临床上仅表现为皮肤黏膜发绀,患者寿命一般不受影响。

2.Ⅱ型(全身型)  Ⅱ型患者则以体内所有细胞存在酶缺陷为特征,临床症状除发绀外,还有智力发育迟缓、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及多脏器功能损伤等,大多数患者生存期短。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检查

1.b5R活性测定  测定红细胞、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内b5R活性。

2.基因诊断  对Ⅱ型患者可进行基因诊断,明确基因突变类型。对高危人群进行产前诊断,可避免纯合子患者的出生。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诊断

1.根据阳性家族史

2.临床表现  (1)发绀 多数于生后不久即有发绀,亦可晚至青春期[方剂汇www.fane8.com],发绀程度可随季节和饮食而变化。  (2)神经系统症状 Ⅱ型患者有智力低下、对称性手足徐动和肌张力改变,常早期夭折。  (3)除剧烈运动外,一般无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

3.实验室检查  血液可呈巧克力样棕色,细胞色素b5还原酶活性降低。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病程是良性的,但患者应避免接触苯胺衍生物,硝酸盐和其他一些在正常人也可引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以口服维生素C(抗坏血酸)300~600mg/日。虽然静脉注射亚甲蓝对于纠正本病高铁血红蛋白非常有效,但不宜长期应用。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预后

I型HM预后良好,Ⅱ型HM预后不佳。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