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黄是感受湿热疫毒引起的急性热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也可散发于一年四季。发病急骤,病程短促,以发热,面目皮肤黄染,神昏,出血等证候表现为主要特点。西医的重症肝炎、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等,可参考本病辨证治疗。
方剂 | 破壁擒王饮、逐贼出壁饮 |
---|
病发夏秋季节,或有到过流行区与被接触传染的病史。
临床表现有发热恶寒、迅速出现黄疸及不断加深,甚至出现神昏谵语,出血等证候为特征。
疫黄与黄疸的鉴别。这两种病证均可见面目皮肤黄染,小便黄短的证候表现,但疫黄发病急骤,容易出现神昏谵语,出血等危重证候,病程短促,而见流行传染;与一般的黄疸不难区别。
湿热疫毒侵袭机体暴烈峻猛,从表人里,郁而不达,内阻中焦,蕴蒸肝胆,疏泄失司,胆汁外溢,浸淫肌肤,流注膀胱,故使身目小便迅速俱黄。病变的重心在脾胃、肝胆。
湿热疫毒或从口鼻而人,或从皮肤腠理侵袭。初起发热恶寒,纳呆疲乏,脘痞腹胀,继而迅速出现黄疸,全身色黄如金,溲如浓茶。湿毒蕴蒸,蒙蔽心包,可见神志时清时昧;湿毒化火,内陷心包,则昏愦不语;若毒火俱盛,迫血妄行,可出现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各种出血见证。
疫黄的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化浊利湿为主。l临床上还应根据不同证候表现,分别兼以泄火、退黄、开窍、凉血等治疗方法,遣方用药治疗。
【证见】 发热,微恶寒,肢体乏力酸痛,身目黄染色泽鲜明,纳呆,心烦欲呕,脘痞腹胀,大便溏,小便黄赤。舌红苔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方药】
1.主方绵茵陈五苓散(张仲景《金匮要略》)合甘露消毒丹(王孟英《温热经纬》)加减
处方:茵陈30克,猪苓12克,土茯苓18克,泽泻10克,蔻仁10克,藿香12克,石菖蒲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滑石25克,木通10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大便干、苔黄焦黑者,加大黄9克(后下)、枳实8克。壮热、口渴而无恶寒者,加石膏25克(先煎),板蓝根30克。脘腹胀满较甚者,加厚朴9克,槟榔12克,大腹皮10克。
2.中成药清肝利胆口服液,每次1—2支口服,每日3~4次。
3.单方验方茵陈蒿汤加味(钟嘉熙《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手册》)
处方:茵陈25克,栀子15克,大黄10克,板蓝根20克,鸡骨草20克,田基黄20克,金钱草20克,半边莲20克,虎杖18克。水煎服,每日2剂。
【证见】 黄疸急起,面目一身尽黄,黄色如金,迅速加深;高热烦渴,呕吐频作,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舌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 清热解毒,泄火退黄。
【方药】
1.主方茵陈蒿汤(张仲景《伤寒论》)合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加味
处方:茵陈30克,黄芩12克,黄连10克,黄柏12克,栀子15克,大黄10克(后下),赤芍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壮热、汗出、烦躁不安者,加石膏30克,板蓝根25克,生地黄30克。肌肤发斑、齿龈出血者,加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牡丹皮12克,生地黄30克,紫草18克。
2.中成药新癀片,每次温开水送服3—4片,每日3~4次。
3.单方验方神犀丹加减(钟嘉熙《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手册》)
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石菖蒲12克,黄芩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板蓝根30克,玄参30克,天花粉15克,紫草18克,茵陈30克。水煎服,每日2剂。
【证见】 高热,烦躁,汗出,黄疸迅速加深,神志时清时昧,腹部胀满,两胁痞痛,大便溏,小便黄。舌红,苔黄白浊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化浊,解毒利湿。
【方药】
1.主方菖蒲郁金汤(孟澍江《温病学》)加味
处方:石菖蒲12克,郁金10克,栀子15克[方剂汇www.fane8.com],连翘12克,木通10克,竹叶12克,牡丹皮10克,竹沥15克,灯心草12克,茵陈30克,玉枢丹3克(冲),水牛角30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10克,生姜6克,黄连6克。若手足蠕动或抽搐者,加地龙18克,僵蚕15克,钩藤12克。喉中痰鸣者,加天竺黄12克,川贝母6克。
2.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30~40毫升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
3.单方验方茵田虎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茵陈30克,田基黄30克,虎杖30克,柴胡9克,茯苓15克,甘草6克,栀子9克,布渣叶15克,山楂10克。水煎服,每日2剂。
【证见】 黄疸急起并迅速加重,体黄如金,高热,躁动不安,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识人,大便秘结不通,小便量少,色如浓茶。舌红绛,苔少黄干或无苔,脉弦细数。
【治法】 清热开窍,解毒退黄。
【方药】
1.主方犀角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味
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黄连10克,栀子12克,升麻lO克,茵陈30克,生地黄25克,玄参20克,麦冬15克,连翘12克,竹叶12克,石菖蒲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腹胀痛而大便不通者,加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8克(冲)。小便短少不利或有腹水者,加白茅根30克,车前草20克,大腹皮12克。衄血、便血、肌肤瘀斑者,加牡丹皮10克,侧柏叶20克,赤芍18克。
2.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20—3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
3.单方验方茵陈黄花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生地黄30克,茵陈30克,黄花草30克,狗脊10克。水煎服,每日2剂。
【证见】 起病急骤,身目色黄如金,高热,腹胀腹痛,烦躁,抽搐,斑疹显露,鼻衄,齿衄,吐血,咯血,或便下如柏油,或尿血。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而数。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退黄。
【方药】
1.主方犀角地黄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合茵陈蒿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生地黄30克,赤芍18克,牡丹皮15克,茵陈30克,大黄10克(后下),栀子15克,麦冬18克,玄参20克,知母20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腹胀硬痛、大便秘结者,加厚朴9克,枳实9克,芒硝8克(冲)。热毒炽盛,面红赤、神志如狂者,加石膏30克(先煎),黄连lO克,板蓝根30克,竹叶12克。小便短少或尿闭不通者,加白茅根30克,土茯苓30克,木通10克。
2.中成药双黄连粉针,3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
3.单方验方广益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茵陈30克,金钱草30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败酱草20克,丹参30克,板蓝根30克,茯苓30克,革薜10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每日2剂。
1. 五绝指针疗法(周身多经脉调理加局部选穴刺激治疗)
2.可用下列两种饮食疗法:
(1)鸡骨草田螺汤:用鸡骨草50克、田螺250克(先用清水养1~2日,去泥垢)一起煲汤饮用,连服3—5日。具有清热解毒、祛湿退黄,并能清除腹中结热的功效。
(2)茵陈红枣汤:用茵陈30克、虎杖30克、红枣30克,加水l 800毫升煮至l 000毫升,并加白砂糖调味,分3~4次饮服,连用5—7日。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的功效,对疫黄各证候类型均有辅助治疗作用。
碧桃叶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痒。适用于暑麻疹。碧桃叶酒组方:鲜嫩桃叶500克,鲜鱼腥草60克,胆矾0.6克,薄荷水3克,冰片3克,白酒适量
赤石脂天仙酒功能主治:解毒,消疮。适用于痤疮。赤石脂天仙酒组方:赤石脂10克,密陀僧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天仙子10克,白果10克,冰片3克,75%酒精300毫升
牛皮癣擦酒功能主治:解毒止痒。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擦酒组方:斑蝥10只,红娘子10只,生大黄45克,75%酒精500克
补骨脂酒功能主治:祛风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汗斑。补骨脂酒组方:补骨脂150克,75%酒精500毫升
乌蛇蒺藜酒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适用于白癜风、紫癜,以及肢体麻木等。乌蛇蒺藜酒组方:乌梢蛇90克,白蒺藜3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天麻45克,五加皮15克,羌活45克,牛膝30克,枳壳45克,熟地黄60克,白酒10斤
故纸猴姜酒功能主治:通络,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故纸猴姜酒组方:破故纸(补骨脂)60克,猴姜〔骨碎补〕60克,75%酒精500克
牛蒡陆英根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痛。适用于刺风、面游风。牛蒡陆英根酒组方:牛蒡子根120克,陆英根120克,米酒5斤
侧柏生姜酒功能主治:生发。用于斑秃。侧柏生姜酒组方:侧柏叶35克,当归15克,生姜12克,何首乌15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补骨脂15克,鸡血藤30克,白酒800克
双花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与脱发、斑秃。双花酒组方:洋金花30克,红花15克,骨碎补15克,白酒300克
斑蝥秦椒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于斑秃、脱发。斑蝥秦椒酒组方:斑蝥4只,秦椒15克,补骨脂15克,白酒300克(或75%酒精)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