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脊膜下脓肿是一种发生于硬脊膜下间隙的感染性疾病。
常见表现有:发热(>50%),腰背痛或神经根痛(85%),运动障碍(82%),感觉缺失(58%),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53%)。
与硬脊膜外脓肿很相似,硬脊膜下脓肿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热伴或不伴有腰背痛或神经根痛;第二阶段:出现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第三阶段:包括受损节段以下的肢体瘫痪和完全性感觉消失。症状持续时间1天~1年,但大多数病例的发展是在2~8周之间。硬脊膜下脓肿最多见于腰段,其次是胸段,再其次是颈段。
一旦明确诊断为硬脊膜下脓肿,应立即手术清除脓肿。椎板切除范围应包括病灶全长、硬脊膜切开减压。切开硬脊膜时应仔细保护好硬脊膜四周术野和蛛网膜下腔。小心切除脓肿,避免污染蛛网膜下腔。同时,术野需用含抗生素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并放置外引流管数天,缝合肌层和皮肤。在脓液送培养和革兰氏染色后,即可开始应用广谱抗生素。而一旦培养结果出来,则马上给予敏感抗生素。
(1)取薏苡仁米50克,黑豆50克,乌梅3枚,加水5000毫升,煎至2500毫升时加入阿胶10克,再煮沸,饭后服用[方剂汇www.fane8.com],每日1剂,每日2次。适用于咳吐脓血患者。
(2)薏苡仁米50克,醇苦酒(醋)9克,二味共煎服,温热顿服,有脓血当吐。
(3)鲜芦根或干芦根100克,冬瓜仁50克,鱼腥草100克,桃仁15克,杏仁20克,水煎浓汁,入蜂蜜50克调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
注意全身各部位感染病灶的治疗有助于预防硬脊膜下脓肿。
硬脊膜下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鉴别诊断包括硬脊膜外脓肿、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椎体骨髓炎、硬脊膜外血肿以及椎管内肿瘤。临床上,区别硬脊膜外和硬脊膜下脓肿几乎是不可能的。
实验室检查:
血象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加伴有核左移现象,血沉通常加快。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增多,糖降低。但脑脊液中经常找不到细菌。
其他辅助检查:
碘葡酰胺椎管内造影辅以CT扫描能显示病变的大小和范围。MRI通过在T1加权图像上看到椎体和脊髓之间的等或增强信号可以显示出病灶的部位和范围。
局部脓肿形成后对脊髓的压迫可造成继发的脊髓水肿和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失。
Carey(1996)复习文献显示39例手术病人,32人(82%)存活,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改善或完全康复。5例未手术病人中4人死亡。
硬脊膜下脓肿大多数由远处的感染灶(如疖病)经血行散播到硬脊膜下间隙,少数继发于腰背部中线的先天性皮肤窦道(或藏毛窦)感染以及脊柱手术或麻醉、腰穿等操作后感染。糖尿病和静脉药物滥用则是诱发危险因素。
碧桃叶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痒。适用于暑麻疹。碧桃叶酒组方:鲜嫩桃叶500克,鲜鱼腥草60克,胆矾0.6克,薄荷水3克,冰片3克,白酒适量
赤石脂天仙酒功能主治:解毒,消疮。适用于痤疮。赤石脂天仙酒组方:赤石脂10克,密陀僧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天仙子10克,白果10克,冰片3克,75%酒精300毫升
牛皮癣擦酒功能主治:解毒止痒。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擦酒组方:斑蝥10只,红娘子10只,生大黄45克,75%酒精500克
补骨脂酒功能主治:祛风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汗斑。补骨脂酒组方:补骨脂150克,75%酒精500毫升
乌蛇蒺藜酒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适用于白癜风、紫癜,以及肢体麻木等。乌蛇蒺藜酒组方:乌梢蛇90克,白蒺藜3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天麻45克,五加皮15克,羌活45克,牛膝30克,枳壳45克,熟地黄60克,白酒10斤
故纸猴姜酒功能主治:通络,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故纸猴姜酒组方:破故纸(补骨脂)60克,猴姜〔骨碎补〕60克,75%酒精500克
牛蒡陆英根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痛。适用于刺风、面游风。牛蒡陆英根酒组方:牛蒡子根120克,陆英根120克,米酒5斤
侧柏生姜酒功能主治:生发。用于斑秃。侧柏生姜酒组方:侧柏叶35克,当归15克,生姜12克,何首乌15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补骨脂15克,鸡血藤30克,白酒800克
双花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与脱发、斑秃。双花酒组方:洋金花30克,红花15克,骨碎补15克,白酒300克
斑蝥秦椒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于斑秃、脱发。斑蝥秦椒酒组方:斑蝥4只,秦椒15克,补骨脂15克,白酒300克(或75%酒精)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