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输卵管癌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5%。以40~65岁居多,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
本病病因不明,70%患者有明显输卵管炎,50%有不孕史。单侧输卵管癌患者的对侧输卵管经病理检查多有炎性改变,推断慢性炎性刺激可能是发病诱因,慢性输卵管炎多见,但输卵管癌患者罕见。
症状及体征常不典型或早期无症状,故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断。临床上常表现为阴道排液、腹痛、盆腔包块,即所谓的输卵管癌“三联症”。
1.阴道排液
最常见,排液为浆液性黄水,量可多可少,常呈间歇性,有时为血性,通常无臭味。当癌灶坏死或侵袭血管时,可出现阴道流血。
2.腹痛
多发生于患侧,为钝痛,以后逐渐加剧呈痉挛性绞痛。疼痛与肿瘤体积、分泌物积聚使输卵管承受压力加大有关,当阴道排出水样或血性液体后,疼痛常随之缓解。
3.盆腔包块
部分患者扪及下腹部包块,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妇科检查可扪及包块,位于子宫一侧或后方,活动受限或固定不动。肿块因液体自阴道排出缩小[方剂汇www.fane8.com],液体积聚后可再增大。
4.腹水
较少见,呈淡黄色,有时呈血性。
1.B型超声检查
可确定肿块的部位、大小、性质及有无腹水等。
2.阴道细胞学检查
宫腔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性,而涂片见不典型腺上皮纤毛细胞,提示有输卵管癌可能。
3.分段刮宫
细胞学检查为腺癌细胞,排除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后,应高度疑为输卵管癌。
4.腹腔镜检查
见输卵管增粗,外观似输卵管积水,呈茄子形态,有时可见到赘生物。
5.CT、MRI检查
CT、MRI比超声检查更清晰,对分期、腹膜后淋巴结是否增大以及治疗的判断更有价值。
因少见易被忽略,输卵管位于盆腔内不易扪及,检查不易准确,症状不明显,术前诊断率极低而常误诊。依据检查及临床表现有助于确诊。
输卵管癌与卵巢肿瘤及输卵管卵巢肿瘤不易鉴别。有阴道排液需与子宫内膜癌鉴别。若不能排除输卵管癌,应尽早剖腹探查确诊。
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辅助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应强调首次治疗的彻底性和计划性。手术范围应包括全子宫、双侧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肿瘤已扩散至盆腔或腹腔,应按卵巢上皮性癌进行处理,应尽可能大块切除肿瘤,行肿瘤减灭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和放疗。
碧桃叶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痒。适用于暑麻疹。碧桃叶酒组方:鲜嫩桃叶500克,鲜鱼腥草60克,胆矾0.6克,薄荷水3克,冰片3克,白酒适量
赤石脂天仙酒功能主治:解毒,消疮。适用于痤疮。赤石脂天仙酒组方:赤石脂10克,密陀僧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天仙子10克,白果10克,冰片3克,75%酒精300毫升
牛皮癣擦酒功能主治:解毒止痒。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擦酒组方:斑蝥10只,红娘子10只,生大黄45克,75%酒精500克
补骨脂酒功能主治:祛风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汗斑。补骨脂酒组方:补骨脂150克,75%酒精500毫升
乌蛇蒺藜酒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适用于白癜风、紫癜,以及肢体麻木等。乌蛇蒺藜酒组方:乌梢蛇90克,白蒺藜3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天麻45克,五加皮15克,羌活45克,牛膝30克,枳壳45克,熟地黄60克,白酒10斤
故纸猴姜酒功能主治:通络,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故纸猴姜酒组方:破故纸(补骨脂)60克,猴姜〔骨碎补〕60克,75%酒精500克
牛蒡陆英根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痛。适用于刺风、面游风。牛蒡陆英根酒组方:牛蒡子根120克,陆英根120克,米酒5斤
侧柏生姜酒功能主治:生发。用于斑秃。侧柏生姜酒组方:侧柏叶35克,当归15克,生姜12克,何首乌15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补骨脂15克,鸡血藤30克,白酒800克
双花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与脱发、斑秃。双花酒组方:洋金花30克,红花15克,骨碎补15克,白酒300克
斑蝥秦椒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于斑秃、脱发。斑蝥秦椒酒组方:斑蝥4只,秦椒15克,补骨脂15克,白酒300克(或75%酒精)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