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应珉 邓为 刘明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所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多是由于机体受到外源性致癌物质的诱导,导致机体细胞突变,在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缺乏时,未能及时杀伤和清除恶变细胞,或不能阻止其恶性增殖及扩散的情况下而产生的。转移是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据统计,60%以上恶性肿瘤患者于初次诊断时已发现有转移。控制转移是决定癌症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古代医家虽然不能认识肿瘤转移的全部特性,但对转移的发生及传变早有认识。
理论依据
有关恶性肿瘤与痰的论述 《黄帝内经》中并无癌的病名,但有“癥瘕”、“积聚”等病名。癌的病名首见于宋代的《卫济宝书》。朱丹溪《局方发挥》曰:“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是津液的变异和转化,是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如《仁斋直指方》言:“夫痰者,津液之异名。”因而,任何与津液相关的疾病和病因都有可能导致痰证的产生。《灵枢·刺节真邪》云:“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复返,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丹溪心法》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成病。”首次将痰瘀同病明确提出。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也指出:“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
痰与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关系 历代医家均认识到,痰浊内阻是肿瘤形成的关键之一,中医认为,痰是体内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凝聚而成,具有全身上下、皮里膜外,无处不到的特点。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若脏腑功能障碍,升降出入失常,气血失和,气滞血瘀,痰气交搏,痰瘀互结,络脉不畅,肿块内生,癌症即成。如肺癌多因肺气膹郁,宣降失常,气机不畅,气滞血瘀阻塞脉络,津液输布不利,壅而为痰,痰瘀胶结,从而形成肿块;食管癌因忧思伤脾,脾伤则气结,水湿失运,滋生痰浊,痰气相搏,阻于食道者亦为之不少;朱丹溪认为,乳腺癌多因妇人“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气血亏损,筋失荣养,郁滞与痰结成隐核。”肿瘤的形成,除了正气虚弱、忧思恼怒、食伤瘀血为患外,痰浊是肿瘤形成的重要病因和致病因素,加之痰邪病势缠绵,顽固多变,故一旦为病,病势凶猛,难以速祛。
痰是恶性肿瘤转移的病因和重要条件 恶性肿瘤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转移,《灵枢·百病始生篇》云:“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这是对疾病转移最早的认识。《丹溪心法》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属痰。”《杂病源流犀烛》谓:“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致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痰的流动性,使癌毒可随痰播散周身,痰的留着、黏滞特性,又使癌毒易于在某些脏器组织中形成转移灶:痰行于脑,成脑转移;流于骨,致骨转移;泛于肝,则致肝转移,浸于淋巴,则致淋巴结转移,所以中医有“顽痰怪证”、“痰饮变生诸证”之说。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脾气虚,痰湿内生,痰毒互结,痰毒流注脏腑之络脉(肺络、肝络、脾络、肾络、胃络、心包络、少阳之络),络脉损伤,气血离络留而为瘀而至转移。痰的许多其他特性,如病因的多因性、因果性,致病的遏阳性、凝滞性、流动性、阻塞性、严重性,症状的广泛性、特异性、重浊性,病程的缠绵性均与肿瘤转移发病机理、预后极为相似,说明在肿瘤转移中痰的因素极为重要。临床所见肺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患者多有舌体胖大、舌苔厚腻、恶心、胸脘痞闷、脉滑等痰湿中阻的病证特点。
另外,痰邪还可以与气滞、血瘀、毒邪相结合,杂合为病,形成痰瘀互结、痰毒互结、痰瘀毒互结等导致肿瘤转移的病理形式,更加重了癌毒的恶性生长,加剧了肿瘤的扩散和病情恶化。
治痰思想的机理
在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的治疗上,西医目前主要是采取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有治标的效果,但远期疗效并不确切,放疗、化疗中虽有确切的杀死癌细胞的作用,但其毒副作用较大,且病人对放疗、化疗的承受能力有限,很多患者生存质量反较治疗前下降。笔者在30余年对恶性肿瘤及转移患者的治疗中,以扶正为基础,以治痰理论为依据,以消痰化痰为基本治疗法则,取得了改善恶性肿瘤及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效果,延长了他们的生存期,且有多名未能行手术及放疗、化疗的患者,坚持服用中药已成功痊愈或长期带瘤生活。在临床上,以治痰思想为指导,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
临床治验
治痰,在扶正的基础上首要消痰散结 消痰散结重用“三生”:“三生”指的是“生半夏”、“生南星”、“生牡蛎”。生半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效,生南星燥湿化痰功效也甚,两者生用治疗癌症早已载入教科书。生牡蛎软坚散结,化痰消积,《本草备要》载:“消瘰疬结核,老血疝瘕。”实验研究,生半夏中含有的半夏多糖能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半夏酒精提取液对小鼠癌细胞能够起到抑制效果。天南星提取物能对人肝癌细胞起到诱导凋亡的作用;天南星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有较明显的抑瘤作用。牡蛎低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的效果。在临床上,用“三生”的量要达到15~30g左右方能对恶性肿瘤的“痰”邪起到化痰消结作用,用量太少,则力所不能及。
治痰,要善用虫类毒药攻毒通络散结 尤以全虫、蜈蚣为代表,全虫又名全蝎,能消肿散结、熄风止痉、镇静止痛;蜈蚣能熄风止痉、祛风通络、解毒散结。根据恶性肿瘤的病机,辨证使用全蝎、蜈蚣。因寒致瘀,与温阳祛寒药同用,寒得温则散;气滞血瘀,应理气活血,使活血化瘀药对血液循环系统产生作用;气虚血瘀,则配合补气益气药,有助于正气的恢复和瘀血的祛除,减少活血化瘀药伤正之弊;血瘀与痰凝互结,则宜配合祛痰散结药,以增强消散肿块的作用。恶性肿瘤及转移患者,病久入络,难以祛除,用通络走窜之全虫蜈蚣可起到通络散结之效。全虫与蜈蚣研末装胶囊服用,一则节省药源,二则便于胃肠道吸收,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其用量用法为每次各1.5g,每日2~3次。
治痰,要辨证运用扶正散结 “善为医者,必责其本”,在治痰同时要坚持扶正散结。特别是对放疗、化疗病人体质虚弱,耐受力差,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红细胞等各项生理指标均低于正常值的情况下,在消痰化痰散结的同时,一定要配合扶正药物,不可一味攻伐,否则,虽痰得以衰其大半,但因正气虚弱,“邪必凑之”,痼留之痰邪瘀毒复至,则治疗更加棘手。这方面的药物可以选用黄芪、党参、太子参、石韦、白术、女贞子、仙鹤草、当归、枸杞子等。
治痰,慎用活血化瘀药 虽然恶性肿瘤及转移过程中,多有血瘀存在和发生,但恶性肿瘤的生长、发育和转移均与血管关系密切,肿瘤积聚体形成后即进入无血管生长期,在此期肿瘤可以通过弥散作用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如果此时没有血管长入,肿瘤将发生坏死和自溶,如果血管长入,则肿瘤体积快速增长。现代实验研究表明,川芎嗪、水蛭素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对纤维蛋白基质的黏附,因而被认为某些活血化瘀药物可能在某个环节上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但同时,活血化瘀药中也有一定的杀死癌细胞的作用。所以,在肿瘤患者治疗中,莪术、三棱、水蛭、虻虫等化瘀、破瘀力效峻猛的药物要慎重使用,要结合临床和药理密切观察。术后和化疗后的病人应以补气补血、扶正祛邪为主,慎用和禁用活血化瘀药;放疗的病人为增加放疗的敏感性,提高疗效,可以适当使用活血化瘀药。
治痰,要佐以解毒散结药 血瘀、痰阻都是形成肿瘤的病理产物,二者相结合,最宜形成痰毒、瘀毒,缠绵久病,彼此相互影响。且顽痰、死血结聚,日久不散,也化而为毒,蓄而不化。故在消痰散结同时,要重用解毒散结药物,代表药物有半边莲、半枝莲、石见穿、连翘、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等。
治痰,要坚持长期治疗的原则 百病皆由痰邪作祟,恶性肿瘤的“恶痰”更是难以短时间内速祛,恶性肿瘤的瘤体清除的不彻底性与病灶随时都有复发的可能性,决定了恶性肿瘤的治疗必须坚持长期治疗。消痰散结为主的治法和处方要有方有守,要周期性地加强抗肿瘤作用,根据病情变化按时调整处方,才能有效对症治疗恶性肿瘤的“恶痰”。
治痰,要善用复法大方整体治疗 复法大方属“七法”之一,《素问 ·至真要大论》在论述组方原则时提出“……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张仲景的鳖甲煎丸即是复法大方的代表之一。痰是形成肿瘤的重要病理产物,恶性肿瘤转移患者均有见于体表或体内的肿块,尤其是起病缓慢,皮色不变,无声无息之中而日渐增大者,更要责之于痰,其胶结黏腻之性是肿瘤难以消散的重要原因,药物量少,药味单一,则力所不能及,非复法大方才能针对顽痰有奇效,但复法大方,大方复制必须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上,主次分明,一药多用。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的治疗中,坚持以治痰为主的思想,辨证配伍使用扶正、软坚、通络、解毒散结等药物,慎用活血化瘀药,坚持复法大方的长期治疗,能起到不同程度地抗肿瘤效应,使瘤体缩小甚至消失,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典型病例:张某,男,60岁。2003年6月17日初诊。患者咳嗽、胸痛、低热半年。症见:咳嗽,咳吐白黏痰,偶伴血丝,口干,胸部隐痛,体温在37.1℃~37.5℃之间波动。舌质暗,苔白厚腻,中有裂纹,脉滑数。X线胸部摄片示:肺门影增深,右中肺近肺门处有块影约3cm×4cm,右侧第6~8肋骨有明显骨破坏征;右上肺陈旧性肺结核,病理组织检查发现腺癌细胞,周围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诊为右肺中央型肺癌并肋骨转移。中医辨证属痰热郁结型,治宜化痰散结,清热滋阴。处方:生半夏30g,生南星30g,生牡蛎30g(先煎),露蜂房30g,土茯苓30g,夏枯草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薏苡仁60g,泽泻30g,炒苍白术各15g,川贝15g,玄参18g,杏仁10g,黄芩15g,党参30g,黄芪30g,天麦冬各15g,生熟地各15g,北沙参15g,陈皮10g,甘草6g。同时配服全虫、蜈蚣,每次各1.5g,每日3次。服药后症状逐渐好转,已无咳嗽及血丝,胸部不痛,精神转佳,体重增加,面色红润。连续不间断服药4年余,近日摄片检查发现癌灶面积缩小,仅为1cm×2cm,肋骨骨质破坏好转。至今仍正常工作,体质、精神均可。
我们总是在电视上看到那些优雅的女性,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优雅。其实,漂亮的女人不单单是脸蛋长得漂亮,拥有一个完美的身材,更要有气质,而气质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需
大米我们经常吃的,是我们生活中的最主要的食材类型,也是可以补充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的重要的来源。大米和红枣搭配煮粥的话可以有滋补气血的作用,红枣可以补血,而且还可以补铁的哦
鸡肉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一种肉类,鸡肉的吃法有很多,味道都很可口,鸡肉的脂肪含量比较低,常吃也没那么容易长胖,营养价值很高。鸡肉的营养价值及吃法多吃鸡肉,有助于抗冻防病,而且
玉米粒香甜可口是不可多得的一种做菜的原材料并且尤其是女孩子是很喜欢吃玉米粒的因为玉米粒味道香甜,但是当我们自己尝试着去做玉米粒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做的玉
眼睛红血丝眼内血丝漫布,眨眼时仿佛感觉眼皮缺少润滑,这几乎可以确定眼睛已经感染了。这时应停止视物,敷上一条冷毛巾,稍事缓解,同时涂一些消炎眼膏。切记不能揉眼睛,因为手是脏的
现在很多的女生都希望自己的可以越来越漂亮,尤其是很的单眼皮女生更是喜欢双眼皮,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通过做双眼皮手术的方法变成双眼皮。很多女生在做了双眼皮手术之后,会感觉
“晨起空腹一杯水”,是一条流传甚广的健康名言。很多人相信每天的这杯水,可以清肠胃、排毒养颜、稀释血液,甚至还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那么,晨起一杯水适用于每个人吗?不是的。从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儿童也是便秘的易发人群,小儿便秘会影响到身心的健康发育,所以小儿出现便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调理。下面中医就为父母们介绍几款辅助治疗便秘的食疗方,快
我们现在的饮食上经常是大鱼大肉的,所以也是需要经常食用一些小清新的菜肴来很好的改善我们的肠胃的,说到这里,口味清淡的小白菜炖豆腐就是我们不得不说的一道菜了,这道菜虽然说
1、虫草有哪些功效虫草十大功效 您好,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作用味甘,性平。能补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用于肾虚阳痿,遗精,头昏耳鸣;肺虚或肺肾两虚,喘咳短气,或咳血;体虚自汗,畏风。1
地肤子合剂功能主治:用于治疗癣症及湿疹。地肤子合剂组方:地肤子60克,白鲜皮、苦参各30克,川椒10克,白酒(或酒精)250毫升
斑秃生发灵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斑秃。斑秃生发灵组方:黑芝麻50克,何首乌30克,桑椹子20克,95%酒精1000毫升
举胃猪肚散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升举中气。举胃猪肚散组方:猪肚1个,白术200克,升麻100克,石榴皮30克
橘皮内金散功能主治:理气消胀。橘皮内金散组方:橘皮100克,鸡内金20克
芪香蜜营膏功能主治:补气行气,润肠通便。芪香蜜营膏组方:黄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适量
桑椹地黄蜜膏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润肠通便。桑椹地黄蜜膏组方:桑椹500克,生地黄200克,蜂蜜适量
乌梅内金调蜂蜜功能主治:缓中止痛。乌梅内金调蜂蜜组方:鸡内金100克,乌梅肉30克,蜂蜜25克
郁金蜜膏功能主治:行气解郁,活血消瘀。郁金蜜膏组方:郁金100克,蜂蜜适量
地藕葡萄膏功能主治:清热养阴,凉血。地藕葡萄膏组方:鲜藕汁250毫升,葡萄汁250毫升,生地黄200克,蜂蜜适量
桂圆益心膏功能主治:补养心阴。桂圆益心膏组方:桂圆肉150克,当归100克,远志50克,天门冬(天冬)50克,五味子30克,大枣20枚,黑桑椹30克,黑芝麻20克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皂角刺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主要来源于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它具有多种医疗功效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消肿排脓 皂角刺性味辛、温,具有良好的
紫苏的功效和作用 紫苏,又名桂荏、白苏、赤苏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独特的芳香味道,同时也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材。以下是紫苏的一些主要功效和作用: 1. 药用价值 紫
丁香主要产地探寻 丁香,这一古老而神秘的香料和药材,自古以来便因其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备受人们青睐。丁香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今已在全球多地广泛种植。那么,
2016槐角哪里收购:探寻当年的收购热点与趋势 2016年,对于中药材市场而言,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份。槐角,作为中药材中的佼佼者,其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一直备受关注。那么,在201
七叶一枝花苗哪里有卖 七叶一枝花,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在中药材领域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医药的珍贵药材,更是许多花卉爱好者的心头好。那么,七叶一枝花苗到底哪里
丁香在哪里能买到:探寻丁香的购买途径 丁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香气独特的中药材,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还是许多传统香料的主要成分
三七在哪里买的正规:探寻优质三七的购买渠道 三七,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而备受青睐。然而,市场上的三七品质参差不齐,如何购买到正规、优质的三七
三叶青哪里收购:探寻珍稀药材的交易之路 三叶青,这一名字对于中药材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药效的珍稀植物,三叶青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生长
东北哪里产菟丝子:探寻东北地区的菟丝子产地 菟丝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在中医药领域备受青睐。在东北地区,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菟丝子的生
上海哪里卖荆芥苗 荆芥,作为一味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草药,因其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深受中医药界的青睐。而在繁华的上海,寻找荆芥苗的购买渠道,对于许多热爱中草药文化或从事相关
一九一三年,客居大名。治一室女,劳瘵年余,月信不见,赢弱不起。询方于愚,为拟‘资生汤’。连服数剂,饮食增多。身犹发热,加生地黄五钱,五六剂后热退,渐能起床,而腿不能行动。又加丹参、
津埠宋氏妇,年将四旬,身体赢弱,前二年即咳嗽吐痰,因不以为事未尝调治。今春证浸加剧,屡次服药无效。诊其脉,左部弦细,右部微弱,数近六至。咳嗽,吐痰白色,气腥臭,喘促自汗,午后发热,夜间尤
杨姓女,年十九岁,出嫁二载,月事犹未见,身体赢瘦,饮食减少,干咳无痰,五心烦热,诊其脉细数有力。仿用‘资生汤’方,用生山药一两,于术二钱,牛蒡子三钱,玄参五钱,生地黄四钱,生鸡内金一钱。连
族嫂年三十五,初患风寒咳嗽,因懒于服药,不以为事。后渐至病重,始延医诊治。所服之药,皆温散燥烈之品,不知风寒久而化热,故越治越剧,几至不起。后生于腊底回里,族兄邀为诊视。脉象虚而
族弟妇产后虚赢少食,迁延月余,渐至发灼、自汗、消瘦、乏气、干呕、头晕等证,此方书所谓蓐劳也。经医四人治不效,并添颧红作泻。适生自安东归,为之诊视,六脉虚数。检阅所服之方,有遵
弟长男媳,年二十四岁,于丙寅年正月间寒热往来,自因素畏服药,故隐忍不肯言。至四月初,家人来迓弟,言儿媳病剧。回家视之,虽卧床不起,而瘦弱实难堪矣。诊其脉,弦而浮数。细询病情,言每逢
侄女XX,已于归数载,因患瘰疬证成痨,喘嗽不休,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来函所方。余揣此系阴分亏损已极所致。俾先用一味薯蓣饮,每日用生怀山药四两,煮汁两大碗,当茶频频温饮之。不数剂,喘定
家慈患痰喘咳嗽病,三十年于兹矣。百方不效,且年愈高,病愈进。乃于今春宿病既发,又添发灼、咽干、头汗出、食不下等证。生虽习医,此时惟战兢不敢处方,遂请一宿医诊视,云是痰盛有火,孰
【病者】刘XX,年二十五,寄居天津。【病名】脏腑瘀血.【病候】其先偶患大便下血甚剧,西医于静脉管中注射以流动麦角膏其血立止。而血止之后已月余矣,仍不能起床,但觉周身酸软无力
【病者】胡XX之幼子,年三岁。【病名】间歇热。【病因】先因失乳,饮食失调,泄泻月余,甫愈,身体虚弱,后又薄受外感,遂成间歇热。【病候】或昼或夜发灼无定时,热近两点钟,微似有汗,其热始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