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内甲状腺肿是指胸骨后或纵隔单纯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肿瘤。因其位于胸骨后或纵隔内不易被发现,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胸内甲状腺肿与颈部甲状腺肿一样,为多发性结节性非毒性良性甲状腺肿瘤,有时肿瘤的良恶性以及肿瘤与结节性增生之间在手术前不易确诊。胸内甲状腺肿占甲状腺疾病的9%~15%,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为肿块压迫周围器官所致。
胸降主动脉动脉瘤是胸主动脉动脉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生在近段降主动脉,位于左锁骨下动脉的远侧,病变的主动脉多呈梭状扩大,长度不一,有时可涉及降主动脉全长甚或延伸入腹主动脉近段。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其他如动脉中层坏死、创伤和细菌性感染等也可以导致降主动脉瘤的形成。本病发展缓慢,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动脉瘤长大后可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相应症状,最终穿破血管,出血致死。
胸骨骨折非常罕见,常因暴力直接作用于胸骨区或挤压所致。骨折常发生在靠近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的胸骨体部,骨折线多为横形,如有移位,下折片向前方移位,其上端重叠在上胸骨片下端,胸骨后的骨膜常保持完整。临床表现为胸骨肿胀、疼痛,可伴有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单纯无移位者以卧床休息、止痛为主,有移位者以手法或手术复位。
胸骨骨髓炎发病率低,特别是血源性骨髓炎非常少见,是骨科领域里非常难治的疾病。常见于胸骨术后感染,老年人及合并糖尿病的全身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多发窦道,严重时出现感染中毒症状。彻底清创、通畅引流、建立局部血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胸腹主动脉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是指同时累及胸腔段和腹腔段的主动脉,以及侵犯到肾动脉以上的腹主动脉瘤,均称胸腹主动脉瘤。前者解剖定位明确,后者由手术治疗需要显露胸腹二腔而得名。1955年,Etheredge首先完成侵犯内脏动脉腹主动脉瘤手术;此后DeBakey报道用Dacron移植物及多侧臂技术重建内脏动脉;目前较多采用Crawford术式,即将动脉瘤段内脏及肋间动脉开口成片直接吻合于Dacron移植物主干。尽管有多种术式和辅助方式来降低手术并发
胸导管位于后胸壁胸膜外,胸部穿透伤或钝性创伤均可损伤胸导管。如胸膜同时破裂,乳糜液直接流入胸膜腔形成乳糜胸;如胸膜完整,流出的乳糜液先积聚在胸膜外,逐渐增多,压力增大,胀破胸膜,溢入胸腔再形成乳糜胸。损伤性乳糜胸发病率较高,许多只有少量乳糜液的病例难以查出,在诊断成立前已被吸收。
胸长神经起源于颈5,颈6,颈7神经根,支配前锯肌。胸长神经穿过中斜角肌(在C5起点)的腱性纤维组织,因此当中斜角肌劳损、无菌性炎症或肌肉痉挛时可导致起源于C5神经根的胸长神经支卡压。胸长神经受到卡压将产生临床症状有颈部、背部均有明显的压痛点,而且按压背部的压痛点可诱发前臂内侧及手指发麻,患者诉左胸前不适、刺痛,左侧胸壁及腋下不适,部分患者可有从背后痛到心前的感觉。
由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及犬恶丝虫或微丝蚴在胸部淋巴管内寄生引起淋巴道阻塞、引流障碍,或由微丝蚴血症或丝虫热所致的胸部病变。临床上常有发热、咳嗽、血痰、胸痛、气急、哮喘、乳糜痰、乳糜胸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丝虫结节或丝虫性肉芽肿等。我国的丝虫病是由班氏丝虫及马来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而引起。其中班氏丝虫病约占2/3。
胸部放线菌病是指由放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放线菌常寄生在人口腔内,为条件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诱发本病。
胸壁深部软组织感染是指因外伤、表皮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脓胸及脓毒血症引起,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的炎症。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活动障碍。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必要时切开引流。
胸壁软组织肿瘤良性多见,恶性少见。儿童和老年者的胸壁软组织肿瘤多为恶性,生长较快的肿瘤恶性可能性很大。胸壁肿瘤的病理分类分为:良性、恶性和瘤性疾病三大类(表1)。发生在胸壁软组织的肿瘤,良性者以神经纤维瘤,纤维瘤,脂肪瘤较为常见;恶性者以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血管肉瘤较为常见。
胸壁软组织损伤是指胸壁的皮肤、皮下组织、胸肌及肋间组织在外力的作用下造成的机械性损伤。表浅的软组织损伤如擦伤、挫伤等,在临床上无重要性;如果发生广泛挫裂伤或穿透伤,可产生严重的影响。胸壁软组织损伤按其皮肤有无破裂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二种。开放性损伤中根据胸壁伤口与胸膜腔或与纵隔有无相通又分为穿透伤和非穿透伤。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可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胸壁软组织畸形是指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发育不全和缺如。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主要指Poland综合征,而后天的胸壁畸形多见于各种类型的胸部外伤和某些疾病如肿瘤等所致畸形。
胸壁皮下气肿是一种并发症。通常继发于胸骨和(或)肋骨骨折伴气胸,多见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伴张力性气胸者,也可并发于气管、支气管、肺及食管损伤。外科手术后也较常见。偶继发于内镜检查损伤者。临床表现为胸闷或胸骨后疼痛,严重者出现颈静脉扩张、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甚至心力衰竭。
胸壁静脉炎,多见于中年女性,一般无严重临床症状,有侧胸壁及腋窝部疼痛,经侧胸壁到腋窝部可触到一条索状物,向下可延及脐部上方。
胸壁结核是继发于肺或胸膜结核感染的肋骨、胸骨、胸壁软组织结核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胸壁疾病。本病常见于20~40岁的青、中年人,男性较多。病变好发于乳腺与腋后线之间的第3~7肋骨处。临床表现为冷脓疡或慢性窦道,往往继发于肺、胸膜或纵隔的结核病变,仅为结核病的局部表现。大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或有结核感染反应,如低热、盗汗、虚弱无力、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胸壁骨肿瘤(bone tumor of chest wall)是一种少见疾病,约占全身骨肿瘤的7%~8%,多数胸壁骨肿瘤为恶性,85%~90%发生在肋骨,10%~15%发生在胸骨,男女比例2∶1。胸壁骨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年龄越大,恶性可能性越高。临床常见的良性胸壁肿瘤有纤维异样增殖症、软骨瘤、骨软骨瘤和硬纤维瘤等;常见的恶性胸壁骨肿瘤有软骨肉瘤、骨髓瘤、骨源性肉瘤和尤因肉瘤等。手术切除为胸壁骨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胸骨肿瘤切除后需合理地修复缺损,进行胸廓重建,保证胸廓的稳定性。
胸痹心痛,又称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此为临床上最为多见的类型,多由高处落下臀部或足跟部着地所致,故易伴发跟骨或胫腓骨骨折。此类骨折好发于胸11~腰2之间,尤其多见于胸12~腰1。此外,骨质疏松者轻度外伤亦可引起,以更年期女性多发,大多发生于平地跌倒之后,其部位常在第1腰椎以下,可能与负载强度大有关。破伤风或其他原因引起躯干肌群痉挛收缩者,也可引起这一类型的胸、腰椎骨折。
由多个运动节段组成的脊柱,在遭受过度的运动或外力时即可引起损伤。致伤暴力包括过度的前屈、后伸、挤压、分离、剪切和旋转力等,凡超过生理极限即可引起损伤。按照Denis三柱概念,爆裂骨折已成为脊柱骨折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一型,如处理不当,易引起意外。Denis等人强调,当椎体的后壁和后部纤维环等结构,即包括后纵韧带的中柱一旦遭受破坏,则可造成前屈状态下的不稳定,并把此种累及前柱和中柱的骨折定义为爆裂骨折。
性障碍包括性生理功能及障碍及性心理障碍两大类,性问题引起医生的关心只是近数十年的事,在我国则还刚开始。由于性障碍常与心理因素有关,所以精神科医生对此较早接触。性生理功能障碍的患者多去秘尿科门诊,女性患者则很少去就就诊或去妇产科就诊,近年来由于有关这方面的科普文章较多,性心理咨询的对象也就多了起来,目前很重要的是在医生中普及这方面的知识,然后才有可能在社会中进行科学的性知识教育。
性厌恶(sexual aversion disorders)是患者对性活动或性活动思想的一种持续性憎恶反应。想到会与伴侣发生性关系,就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由于极度的恐惧或焦虑,个体会回避性活动。男女均可罹患,但以女性为多。
性心理障碍指行为人满足性欲的行为方式或性质对象明显偏离正常,并以此类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此类精神障碍患者的一般精神活动并无其他明显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性身份障碍:长期对自己的生理性别有强烈的厌恶和排斥感,同时具有强烈的转变性别的心理要求和实际行为,如异性癖。②性偏好障碍:长期或唯一的采用不同于正常人的性欲满足方式。如恋物癖、露阴癖、性施虐癖、性受虐癖、恋兽症、恋尸症等。③性指向障碍:指起源于各种性发育和性定向的障碍。
性冷淡是指性欲缺乏,通俗地讲即对性生活无兴趣,也有说是性欲减退。性冷淡与性快感缺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可以同时出现,亦可不同时出现,因此,性冷淡又分两种类型:有性感缺乏、性冷淡综合征和无性感缺乏、性冷淡综合征。调查受过良好教育而身体健康的夫妇中,16%的男性和35%的女性有性冷淡症。在未育夫妇中,性冷淡占2%,但是真正毫无性欲的人很少见。
首先要懂些性生活常识。新婚夫妇在领取结婚证前,就应学点有关男女生殖器、男女性生活、性卫生等解剖与生理方面的知识。第一次同房,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过于紧张,动作要温柔,特别是男性,要注意观察女方的反应。另外,不要将女方的颈部搂抱过紧。在操持婚礼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必要时让家人与朋友帮帮忙,饮酒不要过量。如果自觉劳累过度无法承受幸福一刻的话,可以暂时将同房时间延迟一下,或是睡一觉后再进行。 如果进行房事的过程中,已经发生头晕、不适、面色苍白等轻度晕厥症,不要慌张,可暂停性交,并饮一点白糖木,稳定一下情绪,大多可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