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慢性心动过速或持续快速心脏起搏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等类似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只要心动过速得以控制,心脏形态与心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这种由心动过速引起的心肌病被称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
心瘅又名心热病。在《汉书.艺文志》之前已有心瘅之病名,因其《方技略》谓古代有“五脏六府瘅十二病方”,其五脏瘅中当有心瘅,可惜已佚。《外台秘要》卷四:“心瘅,烦心,心中热。”心瘅指因外感温热病邪,或因手术等创伤,温毒之邪乘虚侵入,内舍于心,损伤心之肌肉、内膜。以发热,心悸,胸闷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瘅(热)病类疾病。
心包转移瘤(pericardial metastasis)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心包膜。心包转移瘤明显多于心包原发肿瘤,在恶性肿瘤患者尸检中发现5%~15%存在心包转移。此病预后较差,有效治疗原发肿瘤并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的心包转移是提高生存率并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心包肿瘤指发生于心包的新生物,原发性心包肿瘤非常罕见,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肿瘤有脂肪瘤、纤维瘤、息肉、血管瘤、畸胎瘤等。恶性肿瘤为原发性间皮瘤和肉瘤。心包恶性肿瘤中继发性居多,来自于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等转移或侵袭心包所致。心包良性肿瘤较少见,主要发生在婴儿和儿童,而恶性肿瘤多发生在20~30岁。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起源于胚胎时期第3(或第4)鳃弓内胚层,系原始前肠上皮细胞衍生物,随胚胎生长发育而附入前纵隔。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的胸腺肿瘤最为常见,占胸腺肿瘤的95%。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是指心脏手术1~3周后出现发热、心包炎、胸膜炎等临床症状群。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发病率为l0%~40%,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5%的病人复发常出现在手术后的头3个月内。此综合征首先发生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手术患者,认为是风湿热的复发,随后,在非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心脏手术后亦会出现这一综合征。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起搏导管引起心脏穿孔、胸部钝挫伤、心外膜植入心脏起搏器及冠状动脉成形术导致冠状动脉穿孔时,可同样出现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心包囊肿是指发生于心包的一种先天性纵隔囊肿亦称为间皮囊肿、心包旁囊肿、胸膜心包囊肿纵隔水囊肿或纵隔单纯性囊肿等。囊肿与心包腔隔绝,如果经蒂与心包腔相通则称为心包憩室。
心包内恶性畸胎瘤是心包内畸胎瘤的一种特殊病理形态,恶性程度较高,早期易侵犯心室、心房及升主动脉等处,为先天性胚胎期发育畸形,男女均可发病,但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以婴幼儿多见,本病初起首发表现,可发生前胸部不适或心前区刺痛,肿瘤对心脏本身的刺激和压迫,可诱发窦性节律异常。手术如能完整切除肿瘤,术后并用化疗,预后尚好。
心包间皮瘤(Pericardial mesothelioma)是一种发病率很低的原发性心包恶性肿瘤,不同于发生于房室结的间皮瘤,后者为良性。各年龄均可罹患本病,但多见于30~50岁,男女发病数之比为2∶1。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心包炎,如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此类症状表明存在心包填塞和缩窄。肿瘤侵袭到冠状动脉时,则可引起心肌梗死或急性心包填塞。除局部症状外,也可有发热、不适、体重减轻等全身表现。
病证名。系指黑睛破损,黄仁从破口突出如珠,形似蟹眼,周围绕以白翳,眼痛剧烈的病证。《圣济总录》卷一零六载“脏腑壅滞,肝经积热,上冲于目,令人目痛睛疼,若毒气结聚,甚则黑睛上,生黑珠子如目状,故以名之”,又名蟹睛疼痛外障、蟹目、蝇头蟹眼、蟹睛横出、离睛、损翳、蟹珠、蟹珠翳、黑珠翳。本证可见于现代医学之角膜穿孔、虹膜脱出。
泄殖腔外翻是最少见、最严重的先天性异常,又称膀胱肠裂。男性患儿膀胱尿道连接处与直肠相通,在女性膀胱、尿道与阴道部及直肠相通。患儿自尿道、阴道及直肠排出尿粪,常伴多器官的严重畸形,多数婴儿出生后不能存活。治疗困难,以成形手术为主修复尿路、肠管、腹壁及外生殖器,效果欠佳。
斜颈可分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和先天性骨性斜颈。前者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引起的头颈歪斜的先天性颈部畸形,相当多见;后者是因颈椎骨质发育畸形所致的斜颈,较少见。
蝎子又称全虫,有毒,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按其栖息地不同分为家蝎与山蝎两种。蝎子蛰伤多由家蝎引起。
蝎螫伤,病名。指因蝎螫伤者。见《肘后方》卷七。轻者伤后仅见局部红肿剧痛;重证者尚可同时伴见寒战、高热、牵引肢体疼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轻者可以外治为主,用半夏、白矾各等分为末,醋调涂;或用蜗牛、马齿苋、大蒜、胆矾等分别捣烂外搽。重证者可用蝎螫方(《寿世保元》:朱砂、雄黄、胆矾各等分,麝香减半,端午日取虾蟆新蟾酥和为丸,外擦患处)。另外,可配清热解毒之药内服。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形因而得名。
本症是以反复发作哮喘为特征的嗜酸粒细胞浸润性肺病。多由曲霉菌感染引起,其发生与患者对曲霉菌过敏有关,故又称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中年女性多见,多在40~60岁发病。
哮喘持续状态指的是常规治疗无效的严重哮喘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哮喘持续状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哮喘类型,而是它的病生理改变较严重,如果对其严重性估计不足或治疗措施不适当常有死亡的危险。死于哮喘的尸检资料表明,最显著的异常是肺的过度膨胀,此乃由于弥漫的气道阻塞引起空气滞留所致。
哮病,中医病名。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临床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伏于肺,遇感诱发。发病机理为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发时以邪实为主,治当祛痰利气;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祛邪。若发生喘脱危候,当急予扶正救脱。平时应扶正治本以减少或控制其发作。本篇所论哮病为一种发作性疾病,包括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引起的哮喘。若因肺系或其他多种疾病引起的痰鸣气喘症状,则属于喘证、肺
小阴茎是指阴茎伸展长度小于相同年龄或相同性发育正常状态人群的阴茎长度平均值2.5个标准差以上者,但解剖结构和外观形态正常。国人成年男性阴茎静态长度平均约5〜6cm,牵拉长度平均约11〜13cm。一般认为,成人阴茎松软时<4cm,牵拉长度<9.5cm,即为阴茎短小。对于小儿,拉长的阴茎长度<平均值加上2.5个标准差可诊断为小阴茎。小阴茎的病因复杂,虽可用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但整体疗效不佳。
小舞蹈病又称风湿性舞蹈病或Sydenham舞蹈病,多见于5~15岁女童,表现为不自主、无规律的急速舞蹈动作,肌张力降低和精神障碍。青春期后发病率迅速下降,偶有成年妇女发病,主要为孕妇。脑炎、白喉、水痘、麻疹、百日咳等感染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和一氧化碳中毒等偶可引起本病。
游离的小肠襻,偶为肠系膜过长的横结肠,通过网膜孔进入小网膜囊内称小网膜囊疝,或网膜孔疝。因疝囊口的前壁为肝十二指肠韧带,故多数病例会发生绞窄,偶尔肠襻也可以从胃结肠韧带或胃韧带上的裂孔进入小网膜囊。临床以急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上身前倾或屈膝位可减轻腹部疼痛是其特征。
小腿红绀病(erythrocyanosis)也称红绀病(erythrocyanosiscrurum),年轻妇女好发,以小腿皮肤呈紫红色和轻度肿胀为特征。
小腿动脉包括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切割、锐器或枪弹均可致腿部血管损伤。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视受累血管的数量、部位及伴发伤不同,而在临床上出现轻重不一的症状与体征。
小提琴手颈部皮炎(dermatitis of the neck of violinists)又名Fiddler颈项,是从事小提琴演奏者手颈部发生的痤疮样皮肤损害。
肿瘤的类型以内皮型和纤维型多见多发生于岩骨后面和内听道内侧的脑膜上常与岩上下窦或乙状窦相连多数呈球形结节状少数为扁平状肿瘤的血供来自于岩骨后面的硬脑膜也可来自于小脑前下和小脑后小动脉的分支按肿瘤与内听道的关系常分为内听道前组和内听道后组。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